化州市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中共茂名市委、茂名市人民政府: 2021年,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突出黨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聚焦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狠抓法治政府建設,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提高制度建設質量,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根據省司法廳《關于印發〈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制度工作指引〉的通知》(粵司辦〔2020〕135號)、茂名市委依法治市辦《關于做好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的通知》要求,現將我市主要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總體情況 (一)全面強化學習保障。我市先后召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會議、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會議和茂名市委依法治市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我市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黨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同步推進,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中央全面依法治國會議精神在化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化州奮進新征程、實現振興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切實加強組織保障。一是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門聽取化州市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及近期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安排、2020年度法治茂名建設考評結果反饋存在問題的整改工作等情況匯報。制定《化州市2021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點》,明確任務清單76項,將任務分解到各鎮(街道)、各單位,明確任務完成時間節點,定期督導。充分發揮依法治市委員會作用,壓緊壓實主體責任,抓好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落實。二是加強黨委法治建設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事機構建設。我市按照機構改革要求組建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由市委書記任委員會主任。設立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辦公室(設在市司法局),承擔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具體工作。制定了《中共化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工作規則》,明確年度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點,確保法治建設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推進。建立落實委員會、協調小組工作規則及重大事項請示報告、信息報送等工作制度,依法治市委員會召開會議4次,3個協調小組累計召開會議6次,實現了執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環節融會貫通、協調有力。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積極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我市制定出臺《化州市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述職評議和年度述法考核工作制度(試行)》,將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和法治意識、依法行政能力列為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要求黨政主要負責人述職述廉報告中專門對此項內容進行匯報,并作為年底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確保法治建設責任落實落細。 (四)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1.全面普及行政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自助辦”。強化“指尖辦”,提升“粵省事”應用水平。截至目前,我市已標準化梳理依申請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2073項,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率、綜合窗口事項進駐率、網上可辦率、“最多跑一次”事項比率均達95%以上。“粵省事”“粵商通”“粵政易”平臺全面推開使用。截至目前,我市注冊“粵省事”人數達116萬人;“粵商通”2021年下半年市場主體總數40388戶,已更新入庫36663戶,失效數6129戶,完成率106%。注冊使用“粵政易”移動辦公平臺的公職人員10393人。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一張表”“一套材料”辦理,截至12月上旬,我市通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進行網上辦件1176件,其中并聯審批數343件、聯合驗收195件,數量在全茂名市排名第一。 2.持續推進放管服商事制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今年以來,全市新增市場主體11729戶,新增注冊資本172.7億元。 3.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推進政務誠信建設。一是抓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貫徹宣傳工作。我市加強協調配合,切實抓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貫徹執行。做好學習宣傳和普法工作,加強宣傳解讀,全面掌握法規要求,不斷提高依法履職能力。二是做好我市2020年營商環境評價報告中存在問題整改及迎接2021年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工作。成立化州市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強對我市營商環境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力度,努力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營造誠信社會環境。 (五)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一是依法制定規范性文件。先后出臺《化州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規定》《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規定》《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重大行政決策全過程記錄和檔案管理規定》《重大行政決策終身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等制度。二是嚴格落實決策法定程序。認真貫徹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廣東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確保決策權限合法、程序合法、內容合法,著力提高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三是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在重大行政決策中專業規范的法律咨詢、論證、審核、把關作用。今年來,市司法局承辦市政府各類決策審查734件,提出合法性審查意見1000余條,派員參加政府各類工作協調會議300余次。四是加強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本年度市司法局共審查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1件。 (六)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一是理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體制機制。二是完善行政執法程序。目前23個鎮、街道均已開通執法公示平臺賬號,實現同步錄入行政執法事前公示信息和執法案件信息。2021年全市51個執法主體共錄入行政檢查2993宗、行政處罰1584宗、行政強制1023宗、行政許可16647宗、行政征收436宗。三是強化隊伍建設。市司法局于今年6月組織開展了我市2021年行政執法人員綜合法律知識培訓和考試,全市30個執法單位(含鎮街17個執法單位)共444人參加考試,及格的421人;同時加強執法人員法律知識培訓,年度累計舉辦鎮街綜合行政執法培訓班2次,300多名鎮街行政執法人員參加了培訓。 (七)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和陽光政務建設。一是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截至目前,已對我市5份政策性文件同步配發解讀文件;受理的信息公開申請24件已全部答復。二是認真落實重大行政決策預公開制度,積極開展在決策做出前向社會公開決策草案、決策依據工作。 (八)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一是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全年承辦人大建議68件,政協提案135件,共計203件;已全部按期圓滿辦復。二是自覺接受司法監督。認真貫徹行政訴訟法,依法執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嚴格執行行政機關依法出庭應訴制度和人民法院司法建議、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反饋制度。積極聽取檢察建議,加強整改。三是做好審計監督工作。2021年,市審計局對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對市5個部門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情況以及全市66個一級預算單位進行了全覆蓋審計。四是加強財政監管力度。規范舉借政府債務,妥善處置存量債務,加強政府性債務監控,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加強部門預算、決算信息公開。 (九)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一是建立調解專家庫,優化信訪調解隊伍結構。當前我市共有專兼職人民調解員2758人,其中駐村(社區)律師75名,婚姻家庭、醫療衛生、道路交通、勞動人事、金融消費、知識產權等領域專業人員共87名,退伍軍人個人調解室1個,老教師個人調解室2個。二是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注重源頭預防,堅持邊排查邊化解,動態排查和全面排查相結合。今年以來,全市各調解組織共開展矛盾糾紛排查715次,預防糾紛激化478件,其中信訪轉交調解案件數56件,成功化解51件,成功率91.1%,參與訪調對接相關宣傳86次。三是繼續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打造公共法律服務圈。當前已完成10個示范性鄉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和54個示范性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已建立縣級法律顧問團1個,鎮(街道)級法律顧問團23個。四是做好行政復議和應訴工作。今年來我市共審查(含結轉)行政復議案件72件,已辦結57件;因辦理行政復議案件引起的行政訴訟應訴案件43件(含結轉),已審結23件。制定了《化州市行政機關行政應訴工作規定》。2021年,我市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22件,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十)全面加強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建設。一是堅持落實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二是抓好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工作。2021年度全市領導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年度學法考法工作,我市參考人數為26423人,參考率98.95%,及格率99.96%,優秀率99.52%,平均分為99.47。2021年9月,市委依法治市辦、市普法辦組織了全市50多名領導干部到市人民法院參加旁聽庭審。三是大力推動《民法典》學習宣傳。 (十一)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1.繼續強化疫情防控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各有關部門積極開展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教育專項行動。強化疫情防控法律服務,開通疫情防控的公證、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綠色通道。依托“粵系列”平臺,助力我市實施精準疫情防控工作。 2.加大對妨害疫情防控行為的執法司法力度。我市全面深入開展野生動物專項整治工作,目前全市已取締非法馴養繁殖野生動物68家,補償860多萬元;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積極加強進口冷凍食品監管,檢查農副產品市場、食品經營單位、藥品零售企業等市場主體11.3萬多家次;市公安部門積極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切實做好疫情“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今年以來,共接收上級下發涉疫線索12756條,已核查12756條,核查率100%(其中在化5416人,不在化7091人,無落地249人);接收核查反饋省境外返茂人員新冠病毒肺炎流行病學調查人員累計18批次413人;共排查疫情重點場所600多間次,排查人員2700多人次。 二、主要存在問題 2021年,我市法治建設工作雖取得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是部分市直單位、鎮(街道)對法治建設工作不夠重視,未能積極主動謀劃本單位法治建設工作;鎮街執法改革力度有待進一步推進;法治考評“指揮棒”未能充分發揮作用,以法治考評機制倒逼我市法治建設水平提升仍需加大力度。 三、2022年度工作計劃 (一)切實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把黨的領導貫徹到法治政府建設各方面、全過程;強化在黨委統一領導下,謀劃和落實好法治政府建設的各項任務,主動向上級黨委報告法治政府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及時消除制約法治政府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切實增強建設法治政府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 (二)不斷完善政務服務平臺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托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省事、粵商通等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拓展電子證照、電子印章等在線上線下辦事服務中的應用,減少辦事材料,壓縮辦理時間。加強對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建設運行的指導督促,延伸服務基層的“最后一公里”。 (三)全面推進行政執法公示制度等三項制度。結合年度考核,重點圍繞執法信息公示平臺、全過程記錄設備場所和法制審核流程,開展一次專項監督檢查,深入推進“三項制度”落實落地,確?!叭椫贫取惫居休d體、記錄有設備、審核有記錄。對未按要求落實、有缺項、漏項的單位,責令改正,并將整改情況作為年度經濟社會發展考核的依據,確?!叭椫贫取备黜椚蝿沾胧┞鋵嵚涞?。 (四)貫徹執行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健全行政復議改革配套工作機制,充分發揮行政復議監督功能,做好行政復議的“后半篇”文章,倒逼依法行政,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五)發揮法治考評“指揮棒”作用。加強對依法行政工作監督,常態化開展法治政府全面督察,奮力開創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新局面,為我市在新征程中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法治保障。 專此報告。
中共化州市委
化州市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0日
經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州政府網”。